圖片引用自環境資訊中心 |
因為過去有許多大型的災難發生,近年來隨著極端氣候以及更多對於地震及都市風險的研究出台,日本全面檢討並發展出各式各樣的防災政策與規劃,在近年逐步落實與修正後,已經成為相當成熟的典範,變成新的國民生活樣貌,目前台灣隨著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的舉行,期待在跨部會合作執行下,能加快腳步追上日本的進度。
報導裡面從日本近年來對於防災制度的大型計劃「東京強韌化計劃」,從包含地震、水災、火山爆發、應對電力或通訊中斷、對抗傳染病等等的情境做通盤整備,以近年而言,日本許多人都在討論「首都直下型地震」(可以理解為發生在日本首都下方的大型淺層地震),可能會造成大量建築倒塌、水電瓦斯管線破裂、通訊中斷、各式大小火災的大型複合式災害,若發生此種狀況該如何去應對。
而改善的方案有許多,以建築而言,就必須更新各式建築規範,增加耐震強度、逃生的設計規劃(報導內有提到日本建築各戶之間的陽台是以簡單的隔板區隔、緊急時可以打破隔板逃生使用),要讓2035年的東京要成為不倒、不燃的城市;在地震威脅之外,也有包括面對極端氣候增加面對強降雨與淹水的準備,擴大興建地下滯洪池、連結可能氾濫的河川,成為整個都市圈的滯洪網,還針對了富士山爆發的情境中,盤點處理火山灰的堆置場域等等,這些規劃在過去的台灣因為資源有限或是各方角力的結果下並不被重視,但在近年複合式災害、戰爭風險漸增後,日本的先期經驗可以幫台灣省下許多摸索的成本。
另外報導也介紹了日本在相關產業界的投入,成立了「Japan Bosai Platform」(日本防災平台),讓廠商可以透過平台找到合適的產品。現在的JBP,企業會員上百家,產品橫跨20~30個領域。小從防災食品、揚聲器等基礎民生用品,大到隔震建築施工、海水淡化設備,甚至國家等級的防減災系統,如衛星偵測、預警系統等,通通都是JBP的範圍。
而在一般日北民眾的防災準備中,最基本的如各大型賣場普及的防災物資專區(例如Bic Camera、Loft、唐吉軻德等等)、個人在住家與工作地點準備防災包外,各社區大樓也必須要有防災倉庫的建置,設置基礎三至七天的防災糧食、飲水、簡易廁所等物資準備,高樓層還必須有定期的防災演習,另外也介紹了日本在預防災難配置的《東京防災》手冊、以及「Safety tips」等防災資訊手機app的建置,可見日本人已經把防災準備融入各式的生活情境。
比較有意思的是報導還特別去「臨海廣域防災公園」去參考日本對於公園設施如何結合防災功能應用,例如改良設計的涼亭在套上帆布後可以成為防災收容隔間、公園座椅可以在需要時變成爐座等等複合功能,其實這並非異想天開,近年台灣民間團體「特色公園聯盟」在各地推廣孩童的遊具改善就頗具成效,目前也有許多避難收容地點是設置在公園或類似的廣場地點,增加防災應用的公共建設更新或許是很值得的投資。
在了解日本的制度後,該系列報導也有訪問目前的台灣內政部次長馬士元,提到了近年在基礎的防災士培訓外,近年正在試辦結合地方政府與民間單位的「防災協作中心」,也提到了制度還在逐漸完備、資源有限的一些構想,比較讓人期待的是在前述日本防災倉庫以外,特別提到一種類似社區賣場的「防災流動倉儲」,平時維持正常買賣流通,必要時由政府依《災防法》徵購,作為防災物資供大家使用。
整體而言非常感謝環境資訊中心特別為此作出的一系列報導,為日本與台灣之間的防災制度與各式準備上介紹了許多不錯的概念與實際執行狀況,推薦大家一起去幫報導單位按讚,也可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鼓勵類似的媒體報導唷!
《東京防災》手冊
https://www.metro.tokyo.lg.jp/chinese/guide/bosai/index.html
留言
張貼留言